•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家教
机构
淘老师
找学生
任务id
用户id
热门搜索:试题老师学生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学习资料 > 尺水兴波三法

尺水兴波三法

  时间:2013-07-03 16:39:32 [打印] 浏览1251次

  清代袁枚有言:“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然放眼学生作文之现状,平铺直叙者多,跌宕生姿者寡。针对此情形,笔者认为,只要掌握并恰当运用以下几种方法(笔者将这几种方法编成以下口诀),便能达到“风行水上,自然成纹”的效果。

  欲想文章有波澜,写法大致约有三。

  巧设悬念重在巧,读者才会穷其源,层层设疑层层进,文章结尾释谜团欲扬先抑如射箭,要想弓箭射得远,首先需把弓拉满,此乃本着之关键欲擒故纵第三着,擒在后 ,纵为先,擒是目的纵乃手段,擒纵有度起波澜。

  巧设悬念之法所谓巧设悬念之法,即在行文中通过设置悬念,抓住读者的心灵,营造欲穷其源的效果,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此法的关键在于“巧”,那么,怎样才算巧呢?其实质是要巧在适时、巧在适处。也就是说设置悬念,要设置在适当之时,设置在适当之处。需要说明的是,此法中的设置悬念可设置一处,也可以设置多处,层层设疑的好处是,环环相扣,紧抓读者之心,当读者欲穷其源之心,达到一定程度之时,方抖开谜团,文章也嘎然而止,这样会使文章曲折多姿,给人一种回味无穷之感。运用此法的作品如《泰坦尼克号》。

  欲扬先抑之法此法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法。笔者把它比成射箭,要想把箭射得最远,一定要在弓被拉满之后再射,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那么,要达到 “扬”的目的,使文章达到 波澜起伏的效果,一定要先抑,而且,要抑到“佳”处,即“弓被拉满之时”,也只有此时再扬,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此法好处在于,不但可以使文章在强烈中生出波澜,还可以使读者易于接受作者的观点。此法的典范是杨朔的《荔枝蜜》。

  欲擒故纵之法此法中纵是手段,为擒而纵,擒是最终目的,其关键在于要擒纵有度。所谓“有度”,即纵要为擒服务,要紧紧扣住擒。否则,纵的过度,则不能更好的擒,而使纵成为赘笔,纵的不够,则会使擒的效果不佳。因此,只有做到擒纵有度,文章才会波澜多姿。应用此法的典范当属吴伯萧的《猎户》。

  总之,要想写出文章波澜,可试用以上三法,试用前,可从背诵上述口诀开始,并结合名篇范例仔细琢磨,将三法精要处熟记与心。

  当然,文无定法,大家可以在写作过程中,逐渐摸索、总结。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读懂记叙文—句子篇
下一篇: 四个男子和一个木箱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