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被引爆的可能,说不上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一句话不对他的心思,“战争”就可能爆发了。家长内心特别苦闷,想教育孩子,又不愿意跟孩子发生冲突,不忍心看见孩子不高兴,既气愤,又无可奈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如此易怒,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化解呢?
从初三到高一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成长速度不一致,所以经常会有很多情绪控制不了,明知道父母说的是对的却忍不住要反对。这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在作祟。
首先,多注意孩子的这种反应。孩子自己的事情多让他自己做主,即使孩子的决定不对,家长也不要直截了当横加干涉,而是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其实最终的决定是父母当初的决定,但是父母的正确引导,使这个决定从孩子的口中说出,其执行效果会截然不同。原因很简单,前者让孩子感觉是在为父母做事,后者则是为他自己做事,谁会不为自己的事上心呢?
另外,要顺应孩子的变化。既然孩子已经长大了,我们就不能再固执地守着原来那些曾经有效的方法不肯改变。孩子要树立自我,我们就帮助他树立自我。比如家长要多示弱,家里的事情、家长的事情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认真倾听并接纳其合理的部分。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感觉到家长对他的信任,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无能,反而会使孩子感动,会觉得父母民主、善解人意,同时也能换回孩子对父母更多的理解。
再次就是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想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好榜样。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孝顺,就要在孩子面前多照顾自己的父母;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诚实守信,自己就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谎,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努力做到,做不到的时候不要乱承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热爱学习、有主动学习的愿望,父母自己首先要把学习当做一种乐趣,每天不经意间做的事应该是拿本书看,而不是把孩子赶到房间里去学习,自己却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家长如果想让孩子不要有那么多的借口和抱怨,自己就要首先多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问题,这样孩子也会减少对家长的抱怨。最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经常听到母女的对话——母亲:“你怎么就不能像隔壁小丽那样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呢?”女儿:“那你还不像我班小丫她妈那样善解人意呢!”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实就是模仿,所以当一个喋喋不休的“教育家”不如当一个快乐的好榜样!
最后,如果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以上的榜样实在做不好,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要求孩子,免得孩子觉得不公平或不信服。不是有人说“不要求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吗?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