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百科生活 > 校长素质与教育创新

校长素质与教育创新

  时间:2014-10-16 09:20:11 [打印] 浏览1036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

  怎样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创新的核心问题。建立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创新的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将教育创新思想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将创新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贯穿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校长应当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及其理论、现实依据。

  二、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性。

  教育管理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创新型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是:竭力鼓励教育教学的改革、开放,竭力鼓励教法和学法的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竭力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和学术研究,竭力鼓励师生员工开展科技活动和发明创造。校长应当对学校现有制度结构、内容、形式的规范性、适用性进行剖析,提出制度创新的观点和思路。

  三、教育运行机制的创新性。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实施教育创新制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创新型教育运行机制对外应当联系社会,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为教育创新提供永不枯竭的活力对内则应当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使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符合学生创造力发展的需要,为教育创新铺就快速通道。校长应当对学校现有运行机制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教育运行机制的设想及其可操作性论证。

  四、教育评价体系的创造性。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教育创新的有力杠杆。创新型教育评价体系是树立教育创新思想、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最直接有效的引导力量。创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特征是将学习质量、教育质量、管理质量的考核考查重点放在创造性发展水平上。校长应当提出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设计及其与教育创新体制的匹配性论证。

  五、学校发展方式的创新性。

  学校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它的发展方式。学校发展的创新性表现在它能吸纳世界先进的办学思想,根据创新教育目标确定各个时期的办学结构、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校长应当提出对学校创新发展方式的构想和可行性论证。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教育创新的创意策略
下一篇: 人性的三个层次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