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学习资料 > 历史提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历史提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时间:2014-10-12 11:58:59 [打印] 浏览1260次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和维新变法思想)

  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19世纪四五十年代)

  ⑴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在广州主持禁烟时,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编译西方书报。编译《四洲志》。

  ⑵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思想

  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⑵梁启超:发表一系列鼓吹变法的文章,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⑶谭嗣同:维新派中的激进派,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⑷严复: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⑸维新变法的作用:维新变法不仅是一次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

  1、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造舆论,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4、指导思想(旗帜):科学与民主。

  5、主阵地:《新青年》。

  6、中心:北京大学。

  7、主要内容:

  ⑴前期:

  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⑵俄国十月革命后,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

  8、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创造条件

  ⑴进步性 ②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③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⑵局限性:全面肯定西方文化,全面否定中国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2、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

  ⑴著书立说:《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⑵展开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⑶成立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3、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意义

  ⑴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⑵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干部和阶级基础

  ⑶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初中英语语法口诀: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等级用法
下一篇: 初二语文:我有一个梦想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