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利用光与髟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现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来自唯一的太阳光.对于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线,因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甓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第一步。
   
   1.光线的分类      用光最多的要数自然光线了。—般来说,白天的自然光可分成三种类型。
      1.1 “白色的”白昼光
      就日光型彩色胶片来说,它是一种。标准的白昼光”。这是直射阳光和太阳高出地平线20度以上时略有白云的蔚蓝天空所反射的光线的混合体。在这种光线下,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摄,进行正确曝光和冲洗,色彩表现真实,不需校正滤光镜。另一一种接近于白色的白昼光,是太阳完全被均匀的低空雾气遮盖时的光线。这种阴天会影响色彩平衡,使之变蓝,此时最好用8l号色彩平衡滤光镜、紫外线滤光镜或天光镜加以校正。
      1.2 蓝色的白昼光
      当天空无云时,拍出的照片颜色偏蓝。同样,在多云的天气里,特别是当太阳被浓云遮住,天空大部分是蓝光,或是当天空被高空的薄雾均匀地遮住的时候,拍出的照片也会偏蓝。在这种情况下,如要校正色调,可以用密度适当的色彩平衡滤光镜来校正。
      1.3 红色白昼光
      日出不久和夕阳西下时,太阳呈黄色或红色。这是由于大气中很厚的雾气和尘埃层将光线散射,只有较长的红黄光波才能穿透,使清晨和黄昏的光线具有独特的色彩。在这种光线下所拍摄的景物,其色彩比在白色光线下所拍摄的显得更“暧”一些。这也是很多摄影师比较喜欢的一种光效,拍摄出的照片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当然,如果你不喜欢这种光线,可以在日出后两小时和日落前两小时内拍照。用一种密度适当的蓝色平衡滤光镜,也可以避免这种现象。以上所说的对光的色彩校正是针对胶片相机而言,如果你用的是数码相机则注意调整白平衡即可。
      2.自然光的摄影技巧分析      2.1 不同时刻光线摄影技巧
      (1)晨曦的光线。薄雾潦潦的清晨,常常预示着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此时往往有着绝佳的光线条件。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色温会不断变暖,被摄体经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会变成一种令人愉快的暖色调。
      (2)晴朗的早晨。早晨提供了一个光线明亮.但阳光照射的角度却很低的拍摄机会,从而可以拍摄出高反差和色彩饱和的照片。在这种时刻拍摄,如何正确地掌握曝光量是一个关键问题。—般来说.测光既不根据强光部分,也不以阴影部分为准,而是取决于所要突出的主体部分.最好是测量强光和阴影部分之间的平均光。正午的光线(顶光)一般不适宜在室外拍照,尤其是在夏季。如果在正午烈日下拍摄浅色被摄物,炎热的烈日会淹没被摄物的所有层次。此外,正午拍摄,阳光正处在最高点,因而被摄物的阴影很短,几乎没有。
      (3)下午的光线。以往人们总认为下午的光线以日落时为最佳,其实这是陈旧的观念.因为在日落前有许多很好的拍摄机会。中午过后,太阳就慢慢地西下了。此时有许多从侧面拍摄各种被摄物的机会,这样拍摄出的照片会有立体感。当太阳已降得很低时,还可以拍摄逆光照片,被摄者近乎于剪影,而背景则是曝光正确的天空。如果希望背景部分曝光量过度,而主体的曝光正确,则可开大两级光圈。
      (4)天黑以后。对有些摄影师来说,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消失的时候,才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此时的天空呈深蓝色,街上华灯初上,景色十分优美。但拍摄动作一定要快。因为这一情景持续的时间很短.拍摄时最好用日光型胶卷平衡色温,它能拍出天空的自然色调,并能映出建筑物和大街卜的钨丝灯的暖色光。
      2.2 不同天气状况摄影技巧
      (1)薄雾天气。阳光直射F拍摄的照片给人以明快和清晰的感觉,但在薄雾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却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梦幻般的感觉。此时拍摄的照片中,被摄物的层次,亮光和阴影部被埋没了。远雾可以柔和风景照片的背景部分.但同时义能使照片的酌景部位显得更引人注目,从而使前景部位的被摄物间背景明显地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嘶面中的灰白色调部位的颗粒会明显变粗。如不希颦出现上述现象,则可使用慢速胶卷和i脚架。
      (2)阴沉多云的天气。摄影者最为烦恼的是遇一卜阴沉多云的天气,因为这种天气拍摄出的照片缺乏阴影和反差,光线效果也不好,『『|i且景深一般很浅,被摄物显得非常平淡。如果天空变化较小,可用反差滤光镜以增添黑白照片的拍摄效果。拍摄彩色照片町用渐变滤光镜。曝光鼍可直接参照测光表读数,因为光线很平,无需用补助光。如果要靠强光和阴影来烘托拍摄效果,千万不要在阴沉多云的情况下拍摄。
      (3)强烈的阳光。一些摄影家认为,强烈的阳光是拍摄时最难对付的光线之一。因为在直射的阳光下摄影,会使照片的画面显得十分刺眼.使明影部位和强光部位产生如同聚光灯照明那样的明显界限。因此,拍出的照片反差很大,色调范围显得很窄,阴影部位和强光部位没有什么其他色调。他们还告诫摄影者千万不要用直射的阳光拍摄人像,因为这种光线会使脸部的缺陷明显地暴露出来;并使被摄者睁不开眼睛,因而造成皮肤起锻等现象。
      然而,英国摄影家基思·威尔逊却告诉人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利用碧蓝的天空、高悬的太阳、反光的表面和生动的色彩.也能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在强烈的阳光下摄影,首先遇到的是反差大的难题。许多相机的中央重点测光系统会因为明显的反差而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测出使强光部分和阴影部分都满意的平均读数。如果在水边、沙滩。甚至路面等充满强烈反光表面的地方拍照,这种现象会更为严重。按照平均测光读数来曝光,得到的往往是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的照片。
      2.3 不同背景下的摄影技巧
      在选择背景方面.如果拍摄—般的街景,风景或建筑物,应当仔细观察阳光强烈照射着的表面和颜色。白墙面反光虽然很强,f日是如果处在阴影中,看起来则是灰暗的,结果会拍出平淡的照片。对待建筑物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决不要拍摄处于阴影中的建筑物或物体表面.应当等待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那时色彩饱和,反差充分和丰富。还可设法寻找低视点.把一部分蓝天纳人画面上方。在强光下摄影.应当考虑到的最重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背景。由于反差伴随颜色而来,因此最有表现力的照片并不是那些彩色斑澜的照片,而是那些以鲜明的形式运用几种对比色的照片.
      3.结论      总而言之.用光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光线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色彩和影调,影响线条和形态。摄影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光线的运用结果。因此,我们只有掌握厂光的特性,充分运用光效去诠释配合我们的创作意图.才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点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