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键推广
淘教中国网
家教板块
北京市
全国免费咨询
400-0000-696

首页 > 淘教百科 > 家教攻略 > 考试作弊为何屡禁不止

考试作弊为何屡禁不止

  时间:2014-07-25 11:05:34 [打印] 浏览1397次

  作弊是国内考试挥之不去的话题,无论老师怎么教育,无论惩罚有多么严厉,总是有人铤而走险。并且各种作弊工具层出不穷。

  政治和英语是全国统考的,也正是这两门是作弊者声称可以提供答案的考试。在焦点访谈的记者调查中,其中有很多学生不惜花重金来购买答案。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售卖答案的人,必定有购买答案的市场需求,历年考研作弊都抓得非常严,但为何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呢?考试作弊背后的心理究竟是什么呢?

  考试作弊的几种典型心理

  1、依赖心理

  由于依赖心理而作弊,源之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薄弱。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身子女,称“被抱大的一代”,由于从小家庭、学校包办过多过细,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自我意识薄弱。自我意识薄弱的个体,往往没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是与非、对与错不加分析,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在他们的世界里:作弊是他们应对考试有效的可依赖的手段,对考试作弊有一种习惯性的强烈依赖心理。

  2、功利心理

  有的学生把帮助别人考试作弊当成社会交换的筹码,通过帮助别人作弊、充当代考的“枪手”等,达到获得别人尊重、情感、某些承诺甚至获得物质利益的一种方式,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的表现。

  3、虚荣心理

  有些学生平时表现不错,有的是学生骨干、有的是历年奖学金获得者,他们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4、盲从心理

  由于目前的社会还缺乏一个健全的诚信体制和诚信环境,导致考试作弊在很多高校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为数不少。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都有一种“趋众心理”。看着很多人在作弊,有的大学生也会趋之若骛、“赶趟时髦”。

  5、投机心理

  少数学生跨入大学后,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学习失去了目标。平时怕吃苦,学习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试就动歪脑筋,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考试作弊,想用投机取巧来坐享其成。

  6、讲义气心理

  这类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是性格里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是非不分,仅凭义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慷慨地伸出“友谊”之手,岂知害人害己。究其原因,是把考试当儿戏,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

点击报名
注:转载请注明:文章摘自淘教中国网http://www.taoedu.cn。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 初中各阶段孩子会出现哪些变化,分别有哪些特征?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重点
下一篇: 青少年如何在心理上面对挫折

淘教百科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

网络警察 国家备案 北京工商 支付宝 36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088号

   

学业规划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