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决定不了命运”
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主持人(现《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
“光头孟非”在江苏可谓是家喻户晓,即便在全国,他也有相当的知名度。他主持节目时语言的睿智,评论的犀利,都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的文化积淀。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成功人士也曾经是个“高考落榜生”。
提起高考落榜,孟非一点没有名人“不说当年”的通病。他先是哈哈大笑,继而说了个痛快。
孟非说,他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数理化却很差。高中文理科分班时,他的语文成绩比后来南京高考语文状元都高,可是班主任却不同意他进文科班。当时有人对他说:“高考要考6门,像你这样的人做梦去吧。”孟非说,这句话他至今都记得。
“临近高考却没有地方可去,那是段黑色的经历,当时的感觉就是被遗弃。”孟非说,后来他被迫转到了七中,才如愿进了文科班。
1990年,他参加高考,成绩揭晓,他的语文单科成绩全校第一名,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落榜对我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坦然面对,也从未想过去复读。干什么不是一样?我对自己成为一个自食其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不担心。”
不过孟非说,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对社会的艰辛认识不足。落榜后他去深圳打工,结果处处碰壁,不到一个月就回南京了。
“没有知识真的很可怕。没有考上大学不代表我不爱学习。我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孟非说,1992年,通过成人高考,他考上南师大中文系,白天上学,晚上在印刷厂当工人。后来到电视台打杂,帮人背包、打灯等,但一直都是临时工的角色。直到1996年,他的一部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让他在全国小有名气,成为了电视台的正式人员。2002年,在江苏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全新1小时直播栏目《南京零距离》中,他走到了台前。
孟非说,他的高等教育全部是在工作岗位上完成的,包括后来拿到的研究生学位。“我能有今天,没有多少是从学校里学来的,和高考更是没有关系。我说这些并没有轻视学校教育的意思,但是学习不应该是为了考试,社会更是一所大学校。”
孟非寄语落榜生:都说“知识决定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就是没有听说过“高考决定命运”。考上大学最好,考不上,也别太在意。像我这样勤勤恳恳工作一样可以挣钱,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挫折未尝不是好事”
南京柏林家居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伯林
“严格意义上说,我都没有参加过高考。在高考预选时就被刷掉了。”见到记者后,南京柏林家居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伯林的这么一段开场白让记者乐了。
“我们采访的主题是高考失利。您这样也算。”记者笑问:“您是哪年参加的高考呢?”
“1987、1988年。”“具体哪年呢?”记者追问。“两年我都参加了。两年都是预选就被刷掉。我中考考了4年。最终还是差了一分。最后是花了500元上的高中。500元,相当于现在的5万啊!这说明,家里对我是寄予厚望的。”许伯林一口气把中考的经历也讲了,“考试把我从一个活泼可爱的人变成了一个自卑内向的人。”
许伯林的老家是姜堰,这里的教育在全国都响当当的。
“我当时在学校的压力是很大的,有时候夜里3点就起来看书。但是由于小时候的学习习惯不好、基础也不好,就是考不好。上高中时,一些初中的同学已经师范毕业了,和我在一个中学。只不过人家当老师,我还当学生。第一年参加高考时我都20岁了。高考两次都没通过预考,我连轻生的念头都有。”
许伯林说,父亲一直是用命令的语气和他说话。两次高考被刷后,父亲第一次用平等的语气对他说话——如果不再参加高考,你就算走上社会了,不管将来做什么,你要记住两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坚持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将来你也不会过得差。
“父亲的话让我受益终身,遇到事情时,我就会想起这几句话。”许伯林说,他的公司最初是一个专营装饰板材的小店,而现在则是一家拥有自己地板品牌、200个员工、10多家店面、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的家居集成公司,在业界具相当的影响力。
据许伯林介绍,1988年高考后,他先是做木材生意,1989年开始做地板生意,随后又经营装饰材料。“我们公司没有规章制度,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诚实守信’4个字,对客户、对公司、对同事、对家庭都不准讲假话。这么多年来,公司一直是稳步增长,没有大的起落,销售额、效益都是一年比一年好。当中也曾经遇到不少波折,但坚信诚信,复杂的事情又会变得简单。”
“所有这些,大学里不一定学得到。”许伯林说。许伯林寄语落榜生:高考失败并不能否认你这个人的社会价值。有没有社会价值取决于你在社会大学中的表现,取决于你是否按社会大学的规则来做事。如果你能力强,记住:年轻时受挫折往往更能激励一个人的斗志,挫折未尝不是好事。
“人生其实没有捷径”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家陈耀
一把剪刀,一张纸,在他的手里,只消三两分钟,便成了振翅飞舞的蝴蝶、眉目清秀的少女。
他就是拥有“国家工艺美术师”等头衔的剪纸艺术家陈耀。
走进位于金盛百货的“陈耀剪纸”店,10分钟的工夫,就来了三拨客人。
“您的剪纸挺受欢迎的。”记者说。“还可以。可是当初高考落榜时,我想都没有想过它能给我带来这么多荣誉、体现我的人生价值,而且还用它来吃饭。它成了我的职业。”陈耀说。
今年45岁的陈耀是南通如皋人,父母都是老师,母亲还是一所学校的校长。陈耀告诉记者,当时家里所有人都认为他“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1978年,高中毕业的他第一次参加高考,但以3分之差落了榜。没有犹豫,他就参加了补习。第二年,他又没有考上。随即,为了提高成绩,家里又让他到镇上去补习。一年后,他仍然没有考上。
“我没有信心继续再考。当时国营单位如皋罐头厂在招工,我于是进了工厂。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大斧头砍猪脚,五六十公斤的桶,每天要砍30多桶,整个手肿得拿筷子都拿不起来。以前读的书一点也用不上,当时真的很灰心。”陈耀说。
一边是灰心,一边却是不甘心。手不再肿后,他便用晚上的时间捡起从小的爱好——剪纸。陈耀说,他的第一幅作品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因为过分疲劳,眼睛的瞳孔里长了个病毒性疱疹,差点失明。令人欣慰的是,作品很快在南通日报上发表。
他的作品此后经常在媒体上发表,在当地慢慢小有名气。1989年,由于单位发不出工资,他开始卖剪纸。“剪纸是我的艺术作品,卖剪纸始终只是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干。”直到1997年,在出差的途中,他遇上车祸,成了5级重残废,不能继续工作。他全身心地钻研起剪纸。2000年拄着拐杖到南京后,他把剪纸裱在相框里出售,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将艺术和商业结合的新路。
多年来,陈耀有近千幅作品公开发表,有4幅剪纸被中国书画院收编进《现代中日美术通鉴》,《红楼十二钗》剪纸被南京曹雪芹纪念馆收藏。他本人被《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收录。
陈耀寄语落榜生:记住“生活关上一扇门,便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现在很多人把考大学当成成功的捷径。其实,人生没有捷径。只有不懈努力,肯吃苦,才会成功。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
专家:要从人生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待高考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落榜不能避免。”南京理工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教授朱必祥说,上大学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不读大学,一个人仍然可以在“干”中学、在“用”中学,人力资源仍然可以被开发,人生价值仍然可以体现。
朱必祥认为,现在的社会过多渲染了高考,容易产生误导。
“不能正确看待高考,这说明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缺少生涯规划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殷飞老师认为,我们应该从人生发展的大视野来考察高考和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延续,高考和上大学不是教育的终点,它是生命成长的一个过程。
他说,高考的成功和失败要放在人生更大的舞台上来衡量。有一些学生进了大学就失去了目标,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殷飞认为,把上大学看成是一个终结目的,对人生的发展是很危险的。相反,不少落榜生利用高考失败来思考自己的生活,反而是一件因“祸”得福的好事情,他们从此成了自己的主人。
殷飞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有人生规划、人生取向和人生定位这样的课程。他们在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就开始被引导,思考学习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知道人生的道路很长很长,不能因为纠缠于一时的得失而耽误终身。
“一次挫折”≠“一生失败”
今天本报深度报道版介绍了几位“成功人士”。他们有个共同经历:曾经高考落榜。其奋斗经历启示我们:高考虽至今仍堪称“人生第一考”,但绝不是“人生唯一考”。在成才之路上,我们实际上面临着各种“考试”:抗挫能力、自学能力、创业能力……这些“考试”往往更能决定我们是否能拥有充实人生、精彩人生、幸福人生。
应该承认,高考在今天仍是万千中国人成才主渠道。能考上大学,当然令人高兴。但不管升学率如何上升,总还会有不少人在高考中落榜。关键是,不能把一次挫折当成一生失败。教育事业正日益发达,接受教育途径很多,今天没考上大学,不等于今后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成才途径也很多,努力进取、奋发向上,行行都能干出名堂。
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有文凭和有本事。一般来讲,有文凭是有本事的一个条件,但没有文凭不等于没有本事。能运用知识去创造,能为人所不能,能干成事,才是有本事。有本事并不排斥有文凭,但有本事也绝不等于必须有文凭。善于自学,勇于实践,不懈奋斗,同样能在某个行业干出成绩,成为有本事者。现代社会一个进步就是,由“学历至上”走向“能力主导”。从某种程度上讲,学历较低却有本事者更应当受到尊敬。因为他们以较低教育成本,取得了超人业绩。
当然,高考成绩优异肯定值得高兴,因为这毕竟是一次成功。但我们不能忘记:人生路上还有其他一系列“考试”。“第一考”成绩优异,不代表“最终成功”。“最终成功”同样离不开不懈努力。
点击报名
Powered by taoedu.cn1.3.0
© 导航_淘教中国(www.taoedu.cn)
京ICP备11038813号-1 | 京ICP证120702
服务热线:4000000696(呼叫中心技术支持) | 邮编:100088
公司名称:哈哈莉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公司资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11号B座511室(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内)